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福建省2013-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
陈阳, 林代华, 陈亮, 王加熊, 韩腾伟, 刘维俊, 肖方震, 林文, 李述杨, 邓艳琴
摘要331)      PDF (865KB)(736)   

目的 掌握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福建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笼夜法捕获鼠形动物,计算鼠密度及构成比,应用免疫荧光法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HV)抗原检测及分型。结果 2013-2015年福建省报告HFRS患者1 309例,平均发病率为1.16/10万。疫情分布广泛,邵武、晋江、石狮市发病数位居全省前3位,邵武市、松溪、政和及周宁县发病率均>5/10万。室内平均鼠密度为6.83%,褐家鼠为主要鼠种,其携带汉城型HV(SEOV);混合型疫区野外平均鼠密度为5.60%,黑线姬鼠为主要鼠种;首次从云霄、清流和明溪县的褐家鼠及黄胸鼠中检出HV抗原。结论 福建省HFRS的宿主动物以褐家鼠为主。2013-2015年福建省HFRS疫情严重,邵武市、松溪、政和及周宁县的HFRS发病率均高于中发县,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对重点人群推广使用HFRS双价疫苗,降低发病率,严防鼠传疾病暴发流行。

2016, 27 (6): 594-59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19
福建省201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和感染菌群分析
徐国英, 林代华, 潘敏楠, 李述杨, 王加熊, 周淑姮, 何似, 刘菁, 韩腾伟, 陈阳, 邓艳琴
摘要246)      PDF (348KB)(907)   
目的 掌握福建省钩端螺旋体(钩体)感染菌群,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全省疫情选取调查点,采集鼠、猪、青蛙的血或肾、尿标本进行钩体培养,采集人、鼠血清测定抗体,分析钩体感染情况和感染菌群。 结果 宿主动物调查显示,鼠密度为5.83%,以黄毛鼠、黄胸鼠和针毛鼠为主,分别占29.87% 、28.19%和17.11%,首次从长泰县白腹巨鼠分离出钩体。鼠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为11.04%,主要感染菌群为秋季群、澳洲群和流感伤寒群,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为8.25%,感染菌群以秋季群、致热群、七日热群和澳洲群为主。 结论 福建省鼠类和人群感染钩体菌群复杂,应切实做好钩体病的监测工作。
2014, 25 (5): 456-458.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19
福建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陈阳, 林代华, 陈亮, 林文, 王加熊, 韩腾伟, 牛菁, 李述杨, 何似, 邓艳琴
摘要377)      PDF (457KB)(876)   
目的 掌握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笼夜法捕鼠, 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分型。 结果 2012年福建省报告HFRS患者373例, 发病率为1.0027/10万。疫情分布于61个县(市、区), 但主要集中在南平、福州、泉州及宁德市。松溪县、周宁县、邵武市和郑和县发病率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啮齿动物监测显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32%, 褐家鼠为主要鼠种, 携带汉城型病毒。混合型疫区野外平均鼠密度为3.62%, 针毛鼠为主要鼠种。首次从将乐县褐家鼠和黄胸鼠以及武平县褐家鼠中检出汉坦病毒抗原。 结论 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仍以褐家鼠为主。2012年福建省HFRS疫情有明显上升, 松溪和周宁县HFRS发病率接近高发县水平, 应切实做好灭鼠工作, 对重点人群推广使用HFRS双价疫苗, 减少发病, 严防疾病暴发流行。
2014, 25 (2): 177-179.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2.025
中国血厉螨属研究(蜱螨亚纲:厉螨科)
周淑姮, 王灵岚, 李述杨, 林代华, 陈亮, 邓艳琴
摘要345)      PDF (910KB)(928)   

目的 对中国血厉螨属进行分类研究。方法 采用昆虫形态学分类、比较形态学等方法。结果 我国已知血厉螨属23种,新编制中国血厉螨属分种检索表。结论 为我国血厉螨属的分布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2013, 24 (6): 520-522.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3.06.012
福建省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陈阳, 何似, 林文, 李述杨, 陈亮, 邓艳琴
摘要395)      PDF (972KB)(764)   

目的 掌握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分型。结果 2011年福建省HFRS报告病例259例,发病率为0.70/10万。疫情分布于64个县(市、区),但主要集中在南平、宁德、福州和泉州4个市。松溪和周宁县发病率位居全省县(市、区)前2位。啮齿动物监测显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8.22%,褐家鼠为主要鼠种,携带汉城型病毒(Ⅱ型)。混合型疫区野外平均鼠密度为6.53%,针毛鼠为主要鼠种,其次是黑线姬鼠,携带汉滩型病毒(Ⅰ型)。首次从德化县褐家鼠中检出HFRS病毒抗原。结论 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仍以褐家鼠为主,闽东北混合型疫区野外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2011年福建省HFRS疫情有明显上升,松溪和周宁县HFRS发病率超过中发县水平,应切实做好灭鼠工作,对重点人群推广使用HFRS双价疫苗,减少发病,严防疾病暴发流行。

2013, 24 (4): 361-363.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3.04.026
福建省皮刺螨总科螨种记录增补
周淑姮, 邓艳琴, 李述杨, 王灵岚
摘要422)      PDF (824KB)(790)   
2012, 23 (5): 467-470.
福建省不同疫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及病毒分离
陈阳,何似,李世清,林代华,李述杨,周淑姮,陈亮,王灵岚
摘要1248)      PDF (809KB)(1121)   

【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类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HFRS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家鼠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4.91% ,褐家鼠为主要鼠种。混合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3%,褐家鼠为优势种;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2.95%,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季,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以褐家鼠为主要带病毒鼠种,携带Ⅱ型病毒,野外带病毒鼠均为黑线姬鼠,携带Ⅰ型病毒。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中各分离出1株HFRS病毒,定名为A44和R50株。结论 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仍以褐家鼠为主,混合型疫区野外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应加强重点疫区和老疫区的HFRS监测防治工作。

2009, 20 (4): 352-354.
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螨类调查
周淑姮1;李述杨1;陈文锦2; 袁高林2; 王灵岚1(指导)
摘要1692)      PDF (103KB)(703)   
目的 调查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笼日法捕鼠,检获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结果 共检获革螨6769只,分属4科8属13种,恙螨31580只,分属1科2属6种。体外革螨密度最高的鼠种为针毛鼠,以土尔克厉螨、福建厉螨为优势种,黄毛鼠及针毛鼠染恙螨率及总恙螨指数均较高,但前者以小板纤恙螨为优势种,后者以苍白纤恙螨为优势种;灌木山地黄毛鼠革螨染螨率为86.67%,螨指数为9.99,两者均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68.57%,螨指数为6.86);灌木山地黄毛鼠恙螨染螨率为93.14%,螨指数为128.30,两者亦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36.90%,螨指数为29.03);毒厉螨、纳氏厉螨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有出现,福建厉螨、土尔克厉螨、小板纤恙螨、苍白纤恙螨、广东珠恙螨及异毛纤恙螨均为冬春活动的螨,中华血厉螨仅出现于冬季,地里纤恙螨则出现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结论 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广泛,种群构成和密度受宿主、生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3种抗凝血剂对褐家鼠和小白鼠凝血酶原时间作用的研究
李述杨1; 张昌庚2; 张增炬1; 王家熊1
摘要850)      PDF (183KB)(656)   
目的:科学地衡量抗凝血剂对凝血酶原的破坏程度,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抗凝血剂对褐家鼠和小白鼠的毒杀能力。方法:以急性口服LD 50和半LD 50剂量对褐家鼠和小白鼠各灌胃10只,每24小时取尾部静脉血,用改良奎克氏全血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褐家鼠24小时左右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48小时大部分试鼠凝血酶原时间超过200秒并出现死亡,120小时内绝大部分试鼠死亡。小白鼠在24小时左右凝血酶原时间稍有延长,48小时基本恢复正常,72小时急速延长到200秒以上,大部分试鼠在168小时内死亡。凝血酶原时间呈双峰型。结论:褐家鼠对3种抗凝血剂都敏感,小白鼠敏感性略低,尤其褐家鼠对敌鼠钠盐敏感性甚强,在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敌鼠钠盐不失为一种上佳灭鼠剂。
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LD( 50)测定及现场灭鼠效果观察
李述杨1; 张增炬1; 吴锡进2; 陈小彬3; 詹绍琛1
摘要1110)      PDF (85KB)(575)   
目的:观察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的LD 50及现场灭鼠效果。方法:毒力测定采用定量药液灌胃法;用粉迹法调查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该药在25℃、30℃、35℃放置48小时,对小白鼠的LD 50分别为0.0891±0.0473、0.1363±0.0597和0.1712±0.0652ml/kg;现场试验,昼最高气温20~25℃,夜最低气温15~18℃,3个试点村的灭鼠率分别为91.08%、89.41%、88.04%。结论: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毒力甚强,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使用。